2018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双方不断针对性增加商品类别、关税及规模,涉及范围广,影响较为深远。农产品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影响较大的主要有大豆、玉米、小麦、高粱等品种,相对于大豆及其他农产品,贸易摩擦对我国小麦市场影响的程度相对较小,主要原因是我国小麦进出口政策保护、进口美国小麦规模有限、国际小麦贸易格局变化等因素。我国小麦市场需要加强自给,稳定进出口政策,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以防御不断增加的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保证口粮供给,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一、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麦供需及贸易现状
2013年来,全球小麦产量不断增加,整体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消费需求平稳增加,预计后期随着库存消费比的增大,全球小麦供需将转向宽松格局。
(一)全球小麦供应及需求均不断走高
世界小麦种植分布较广,但产量主要集中在欧盟、中国、印度、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和乌克兰、巴基斯坦等国家,前8个国家小麦产量常年占世界总产量的75%左右,中国是唯一产量过亿吨的国家。数据显示,近20年来世界小麦生产总体保持增长态势。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预计,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7.583亿吨,处于历史高位水平。
和生产高度集中相比,小麦的消费是全球性的。受口粮刚性增长、饲用稳步增加等影响,全球小麦消费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以来维持在6.9~7.4亿吨。据美国农业部预计,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麦消费量为7.448亿吨,年度内产略大于需。
(二)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麦贸易量增加
主要出口国较为集中。全球小麦出口主要有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前五大出口国(包括欧盟)常年总出口量1.2亿吨左右,约占世界小麦贸易总量的70%。据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预测,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麦及其制品出口量为1.8359亿吨,其中主要出口国为俄罗斯3600万吨,美国2500万吨,加拿大2250万吨,澳大利亚1750万吨,欧盟2600万吨,乌克兰1700万吨,阿根廷1370万吨,哈萨克斯坦750万吨。
主要进口国。全球小麦进口主要集中在亚洲和非洲,南美和部分欧洲国家也有一些进口。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进口补充型,即本国也生产小麦,进口一部分小麦只是为了补充国内供给的不足,主要有中国、意大利、巴西和埃及等;另一类是完全依赖型,即本国几乎不生产小麦,但消费需求量却很高,主要有日本和韩国等。
国际小麦贸易的定价机制。国际小麦价格的形成有两种机制:一是由期货交易所标准期货合同的价格决定。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小麦价格形成以及规避风险的机制,为把握世界小麦价格走势提供了重要依据。二是由市场的主要供应方和主要需求方谈判达成。由于过度分散的进口方和普遍较小的贸易量削弱了小麦进口国的谈判地位,出口量较大的美国、加拿大等在国际小麦市场上拥有着价格的主导权。
二、全球及我国小麦贸易趋势
(一)未来全球小麦贸易量仍将增长
作为世界粮食贸易中最活跃的品种,小麦不仅贸易量最大,而且交易范围广,参与贸易的国家较多,中长期看小麦国际贸易量有增长的趋势。据美国农业部供需报告数据,预计2017/2018年度全球小麦贸易量为1.855亿吨,2030年将增长至2亿吨。
主要出口国竞争将加剧,俄罗斯成为小麦最大出口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出口小麦品质较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数量和品质仍是全球贸易的主力。近两年来,黑海地区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由于产量增加、俄罗斯货币疲软和运费下降,包括俄罗斯、乌克兰在内的黑海地区近几年已成为国际小麦市场的一大力量。2016年俄罗斯小麦出口量超过2500万吨,这是俄罗斯小麦出口量首次居世界首位。2017年俄罗斯小麦产量预计达到8300万吨,出口量有望进一步增加。同时,有消息称俄罗斯政府或将完全取消小麦出口关税,竞争优势更加明显。后期来看,预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传统出口国将保持在全球贸易中的主导地位,但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等黑海地区的小麦贸易竞争力增强,贸易份额将逐步增加。
(二)中国小麦贸易现状及趋势
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但不是小麦市场的强国,国内小麦生产主要用于消费,年度结余量相对有限,对国际的影响力有限。
1.自1996年起对小麦进口实行关税配额管理。2004年及以后的年份,我国小麦进口配额量维持在963.6万吨,当前配额内进口关税1%,配额外关税为65%。根据规定,进口量国营贸易占90%,非国营贸易占10%。配额管理的进口政策,避免了大量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对于保护国内小麦产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2.进口量年际间变化较大,出口量相对较小。我国小麦进口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进口国之一。从1997年开始,随着国产小麦产量不断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小麦进口数量大幅下降,至2003年,每年进口数量不超过200万吨,2008年进口量降到了历史最低点。2009年以来,由于国际小麦价格下跌,相对于国内市场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加之国内优质麦供应不足,进口又出现大幅增长,总量均在配额量之内。
在我国小麦大量进口的同时,也有少许出口。主要市场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斯里兰卡等东南亚国家,用途主要是饲料小麦。2007年出口量达到历史最高值,主要原因是当年国际市场小麦价格高涨,而国内价格相对平稳,出口竞争力提高。
3.近年来中国小麦进出口量占比逐渐增加。随着近几年我国小麦进口量的增加,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也呈逐渐增长趋势。1997~2008年,随着进口量的减少,多数年份内我国进口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左右,最低的2008年仅为0.03%;2009年后,进口量增加,占比也一断提高,2013年达到3.4%,但仍不足以影响国际价格变化。
(三)中国小麦进出口贸易格局变化趋势
进口量将保持较平稳的水平。受天气多变的影响,近年来,国内局部小麦产区产量、质量结构性差异增大,高品质小麦短缺,进口小麦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对高品质小麦的需求,价格品质存在一定优势,受到市场欢迎,近5年来我国小麦进口量相对稳定,保持在300~500万吨的水平。
进口小麦对国产优质麦市场形成一定压力。我国小麦生产的目标多以产量为主,小麦平均品质和优质率有待提高。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小麦主要出口国逐步实现了优质小麦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优质小麦产量高,品质稳定,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我国进口小麦数量的增加,市场对进口小麦的关注度、需求量不减,总体上对我国优质小麦形成一定压力。
三、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小麦进口影响有限
2018年上半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7月6日,美国首先开始对中国出口的818个类别、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作为反击,中国也于同日对同等规模的美国产品加征25%的进口关税。涉及农产品方面,对进口美国大豆、玉米、小麦、高粱等增加25%关税。据中华粮网数据中心测算,按进口小麦配额内1%关税计算,2018年7月初,进口美麦(软红冬2号)到岸完税总成本约1906元/吨,增加25%关税后,美国小麦进口成本将达到2358元/吨,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进口价格,美麦将完全失去优势。
(一)小麦进口量占我国小麦供需比例较小,不足以影响国内供需形势
近十年来,我国小麦进口总量均在关税配额(963万吨)之内,最高为2013年的551万吨,进口总量占我国小麦产量的比例不大。2017年我国小麦总进口量442万吨,进口总量不到我国小麦总产量(12977万吨)的5%,进品小麦多是对优质小麦品种的补充与调剂,不足以影响我国小麦供需大局。
(二)进口美国小麦数量占比重有限,增加25%关税后,进口美国小麦不具优势
从近年来进口数据来看,我国小麦进口国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其中澳大利亚、加拿大小麦品质、价格相对高于美国小麦,在当前市场对优质品种需求增加的情况下,进口量较为稳定,进口美国小麦的比例相对较大。2017年,我国进口的442万吨小麦中,澳大利亚小麦居多,为189.9万吨,占进口总量的43%;其次是美国小麦155.5万吨,占进口总量的35%。
(三)全球小麦贸易格局变化,小麦进口替代国增多
除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传统小麦出口国外,近年来黑海地区小麦贸易量增加,尤其是俄罗斯小麦2016年出口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全球小麦贸易格局的变化为我国小麦进口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即便中美贸易战升级,俄罗斯及黑海地区的哈萨克斯坦、乌克兰等国家小麦在出口数量、价格及使用性等方面可以替代美国小麦。
综合来看,相对于进口量较大的大豆、高粱等农产品,我国小麦进出口数量占比、进口美国小麦比例及我国供需形势来看,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加征美国小麦25%的关税,短期对我国小麦市场影响有限。
四、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小麦市场发展的启示
国际贸易市场形势不断变化,国内外小麦市场的联动性有增强趋势。此次贸易摩擦对我国小麦市场更是一种警示作用,作为最重要的口粮品种,国内小麦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战略意义重大。
(一)立足粮食基本自给,确保供需总体平衡,维护国家粮食安全
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在贸易摩擦中占有主动地位,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从我国国情及小麦供需形势来看,我国小麦的供应不能依靠国际市场,全球小麦贸易量和单一国家也不能满足我国如此之高的需求量,其只能作为国内小麦市场结构性的补充和调剂。
(二)稳定进出口政策,缓解国际市场冲击
随着国内外小麦市场联动性增强,在内外价格相差较多的情况下,国际小麦贸易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冲击日渐显现。若低价进口小麦大量涌入,对我国农业将形成严重冲击。如果缺乏及时有效的调控手段,将导致国内市场价格进一步下跌,引发市场波动,甚至会对国内农产品甚至国家粮食安全构成威胁。因此,稳定小麦进出口配额制度,严格进口检疫检验等相关进出口政策,保护国内市场稳定,缓解国际市场及贸易摩擦带来的冲击尤为重要。
(三)加快我国小麦市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政策支持下,我国小麦连续13年丰产丰收,供给数量相对充裕,库存水平较高,国内小麦价格明显高于国际市场,进口压力越来越大。对此,迫切需要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国内小麦库存偏多和市场价格相对篇高等难题。完善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引导小麦市场走向,合理引导生产种植,进行结构性调整,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的政策导向,发挥市场机制调节的作用,平衡生产种植、交易流通及加工消费的产业链关系。
(四)推进小麦种植规模化、优质化,适应市场发展需求
国内居民饮食结构,食品消费升级,对高品质、高质量专用粉的需求上升,加工企业对优质专用小麦粮源的加工需求不断增加,是进口小麦受到市场欢迎的重要因素。加快推进我国小麦规模化种植,优质化,适应市场发展需求,是促进我国小麦产业发展,抵御国际市场冲击及提升我国小麦市场竞争力的必经之路。